金芒果教育|孩子学习的最大障碍:情绪和杂念
心理学家丹尼尔·戈尔曼在《情绪智力》写过一句话:“一个人学习的效率,取决于他的情绪管理能力,而非单纯的智商。”
良好的情绪状态能激发好奇心、增强注意力、促进记忆,而负面情绪则让孩子在学习的路上寸步难行。
(图片来源:摄图网,已获授权)
你可能见过这样的场景:
孩子坐在书桌前,眼睛盯着应用题,心里却在担心 “明天要背的课文还没记住”;
刚拿起英语书,突然想起白天和同学吵架的画面,越想越委屈,眼泪啪嗒掉在单词表上;
甚至窗外一声鸟叫、楼下一句笑声,都能让他的思绪 “飘” 出去十几分钟,回过神来才发现,半小时只写了两个字……
这些挥之不去的焦虑、烦躁、委屈,就像一团团乱麻,缠得孩子喘不过气。哪怕孩子智商再高、老师教得再好,只要心里乱成一锅粥,知识就像撒在杂草丛里的种子,根本扎不了根。
面对孩子的情绪,我们总爱说:“别想那么多,赶紧写作业!”“这有什么好哭的,坚强点!”
就像看到房间积了灰,却假装没看见,只催着 “快扫地”—— 灰尘不扫,地怎么可能干净?情绪不处理,孩子又怎么能静下心来学习?
情绪从不是 “麻烦”,也不是洪水猛兽,它是孩子内心的“信号灯”——灯亮了,是在说“我需要被看见”。
就像《情商》里说的:“情绪的控制和引导能力,远远比智商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。” 比起 “别乱想”,孩子更需要的是一句 “我知道你很难受”;比起 “赶紧学”,更重要的是让他知道:“你的情绪,比作业更重要。”
当孩子的情绪被接住、被理解,那些焦虑和烦躁就有了出口,心里的 “风暴” 慢慢平息,学习的专注力自然会回来。
有家长曾问:“我家孩子情绪倒还好,就是杂念太多,坐不住,怎么办?”
其实,注意力就像肌肉,不是天生就强壮的,需要慢慢练。但很多人练错了方向:要么逼孩子 “必须坐够 1 小时”,要么发现孩子走神就骂 “你怎么又不专心”。
结果呢?孩子要么假装专注(其实脑子早飞了),要么对学习越来越抵触 —— 就像逼着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跑马拉松,只会让他害怕走路。
正确的 “注意力训练”,藏在 “短任务 + 巧休息” 里。
孩子的注意力就像小电池,电量本来就少,你非要让它一直亮着,很快就耗尽了。不如让它‘亮一会儿,歇一会儿’,反而能坚持更久。
就比如:给低年级孩子设定 “5 分钟目标”—— “我们先专心写 5 个生字,写完就可以去阳台看 3 分钟小蚂蚁”;给高年级孩子用 “番茄法”——25 分钟专注写作业,结束后允许他发 10 分钟呆、吃点零食,或者只是趴在桌上看天花板。
但是,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 “闲着”,一看到孩子坐在那没动笔,就催 “快学啊”。其实,那些看似 “无用” 的放空时刻,可能就是孩子在 “整理内心”。
就像农民种地,要轮着休耕,土地才能更肥沃;孩子的大脑也需要 “休耕期”—— 发呆时,他可能在默默消化白天学的知识,可能在梳理心里的小烦恼,等 “整理” 完了,再回到学习上,效率反而更高。
杂念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们总想 “消灭” 它。 给孩子一点时间,让他慢慢学会 “把飘走的思绪拉回来”,就像慢慢练出肌肉的力量,注意力会越来越强。
请记住,杂念不是 “敌人”,是可以练强的 “注意力肌肉”。
一位教育专家曾说:“教育就像打扫房间,既要擦桌子(教知识),更要扫灰尘(理情绪)。只擦桌子不扫灰,房间永远是脏的。”
学习成绩是孩子内心世界的外在呈现,从来都不是 “逼” 出来的,而是 “养” 出来的。当内心的“杂草”被清除,学习的道路自然清晰明亮;当孩子的内心井然有序,外在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。
愿我们都能教会孩子这件事。
推荐阅读
-
金芒果教育|暑假再忙也要让孩子多阅读,不仅仅影响语文成绩
2025-08-01 14:39:14•435 次
-
金芒果教育|思维跃动 学能绽放:能拿奖学金的学科思维导图比赛
2025-07-25 10:37:02•397 次
-
金芒果教育|支持出人才,控制毁孩子
2025-07-24 17:19:23•528 次
-
金芒果教育|孩子学习的最大障碍:情绪和杂念
2025-07-21 10:58:23•483 次